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剧情片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

  • 豆瓣评分:8.5
  • 片长:92分钟
  • 导演:陈凯歌 / 维克多·艾里斯 / 沃纳·赫尔佐格 / 吉姆·贾木许 / 阿基·考里斯马基 / 斯派克·李 / 维姆·文德斯
  • 年代:2002
  • 地区:西班牙 / 英国 / 德国 / 芬兰 / 中国大陆 / 美国
  • 类型:剧情
  •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西班牙语 / 芬兰语 / 巴西土著语
  • 编剧:张炭 / 维克多·艾里斯 / 沃纳·赫尔佐格 / 吉姆·贾木许 / 阿基·考里斯马基 / 维姆·文德斯
  • 影片别名:十分大师-小号篇 / 十分钟前:小号响起 / 十分钟,年华老去(上)
  • 更新时间:2018-06-13
  • 上映:2002-05-18(戛纳电影节) / 2002-12-19(德国) / 2003-10-03(英国)
  • 主演:冯远征 / 耿乐 / Ana Sofia Liaño / Pelayo Suarez / 科洛·塞维尼 / 马库·佩尔托拉 / 卡蒂·奥廷宁 / 查尔斯·伊斯滕 / 爱波·塔布琳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主演:冯远征 / 耿乐 / Ana Sofia Liaño / Pelayo Suarez / 科洛·塞维尼 / 马库·佩尔托拉 / 卡蒂·奥廷宁 / 查尔斯·伊斯滕 / 爱波·塔布琳
导演:陈凯歌 / 维克多·艾里斯 / 沃纳·赫尔佐格 / 吉姆·贾木许 / 阿基·考里斯马基 / 斯派克·李 / 维姆·文德斯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西班牙语 / 芬兰语 / 巴西土著语
地区: 西班牙 / 英国 / 德国 / 芬兰 / 中国大陆 / 美国
编剧:张炭 / 维克多·艾里斯 / 沃纳·赫尔佐格 / 吉姆·贾木许 / 阿基·考里斯马基 / 维姆·文德斯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2-05-18(戛纳电影节) / 2002-12-19(德国) / 2003-10-03(英国)
别名:十分大师-小号篇 / 十分钟前:小号响起 / 十分钟,年华老去(上)
用户标签:短片,短片集,陈凯歌,十分钟年华老去,文艺,中国,百花深处,英国
片长:92分钟
imdb编号:tt0304808

《十分钟年华老去 大提琴篇》的姊妹篇,由七位知名导演各自执导摄制而成,共同讲述发生在短暂十分钟里的人情冷暖。
  《狗没有地狱》里刑满出狱的男人带着女友一起远走故乡莫斯科,是坚贞的爱情与灵魂的回归;《生命线》中由呱呱坠地的新生儿讲起,平静安详;《几千年前》讲述的是现代文明带给原始部落的冲击跟入侵;《国际组织·拖车·夜晚》借休息的女演员视角,透视着大千世界里的形形色色;《距离托那12英里》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宝贵十分钟;《我们将被掠夺》发生在戈尔竞选总统失败的最后十分钟里;《百花深处》向我们讲述一段“模拟搬家”的荒唐闹剧。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下载观后评论:

65.几个故事没意思,是大巧不工还是我看不懂呢?一没意思。二画面光影很美,但时间和二战报纸的梗不太懂,平静生活婴儿生命和二战发生的交错?三纪录片让我挺震撼,土著人和现代人接触的画面,虽然文化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但赤裸的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表情神态,看起来却完全没隔膜,毫无社会文明的修饰,仿佛从他们的脸可以直接看到心灵,那么透彻,像小孩又像野兽。而后和现代社会的融合的“消亡”也很让我感慨。四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五挺有情绪感染力,但歌占比太大,故事很小品,讲了一件事没表达太多意义。六似乎是戈尔选票被布什偷了?内容挺让我惊讶,但语速太快,像看新闻似的。七有点意思也有点尬,老北京迷路的桥段令人感慨城市的快速变化,被时代抛弃的人,被时代抢劫的城市(这句不错..)。疯子演的不说不好,但配上女化就似乎有点假和模式化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照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最适合的语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喜欢维克多·艾里斯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南方》,潮湿,繁复,在镜头的蒙太奇拼接中创造诗意与某种音乐性。但对艺术的判断又离不开我们对于艺术母题的判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又被赫尔佐格深深吸引,虽然这正是他在自己的电影中不断言说的东西。但越是在今天这种过分同构的文明中,一种他者的距离与观看就越显得珍贵。阿基·考里斯马基有失水准,但那种过分审慎的黑色幽默依然熟悉;贾木许和文德斯大概有一种实验或者玩票的性质。斯派克·李呢,太唠叨了,我又没兴趣看第二遍。至于陈凯歌,失去者的故事当然有魅力,但拍得如此工整是不是太像一份中国学生的作业了?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照

上下部順序看反了,沒想到上部的幾個小故事更令人喜歡。最喜歡赫爾佐格的「一萬年前」,雨林部落和現代生活的衝擊,族群意義上年華的快速老去,歷史與文明變遷的厚重感,奇妙地在十分鐘內呈現。阿基 · 考里斯馬基的「狗沒有地獄」同樣雋永。十分鐘內,出獄,解決舊時恩怨,酒吧裡聽一首漂泊的歌,攜忠誠的愛人去莫斯科。客觀化的鏡頭帶來的硬朗感,更讓人好奇背後的故事。賈木許和溫德斯的兩個片段個人風格十足,我真是不喜歡紐約,真是喜歡公路⋯⋯陳凱歌的有些做作,北京拆遷呈現得太符號化了。也許是因為自己是北京人的緣故吧,越看越沒有真誠的那股勁。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照

[狗没有地狱]阿基·考里斯马基: 不懂,阿基的电影总是在做减法,5分。[生命线]维克多·艾里斯: 沉静的时间、生命和政治隐喻。极度治愈,7分。[几千年前]沃纳·赫尔佐格: 纪录短片,4分。[国际组织·拖车·夜晚]吉姆·贾木许: offence,4分。[距离托那12英里]维姆·文德斯: 死前十分钟,4分。[我们将被掠夺]斯派克·李: 形式挺有趣,内容很无聊,5分。[百花深处]陈凯歌: 破四旧,城市化打碎文化,7分。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照

《狗没有地狱》比较浪漫;《生命线》对话很少,滴滴答答的钟声有点实验的性质;《几千年前》有种纪录片的风格;《国际组织·拖车·夜晚》有点挪威的荒诞派气质;《距离托那12英里》是微电影创作者的经典学习篇目之一; 《我们将被掠夺》则有点像新闻纪实片;《百花深处》之前老师有播放给我们看,当初想不到竟然是陈导拍的,不过是个人很喜欢的一部作品,喜剧性和讽刺性都兼顾了,也迎合了市场。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照

最爱《百花深处》,光名字就美的不行。都说长镜头诗意,我觉得这才是诗意。因为霸王别姬和百花深处,对陈凯歌有多么崇拜,因为无极和道士下山,就有多么不能原谅。一度认为他是比李安和张艺谋更优秀的华人导演。十几年后,再次看这部短片,感受很是复杂。十几年前盼着他出更伟大作品的我,怎么能想到后来他竟领着一帮娱乐明星拍起了“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这样低级趣味的故事。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剧照

劃去時間的制肘,陳凱歌、Spike Lee、Aki Kaurismäki 均有政治指涉,Victor Erice、Wim Wenders 強調時間的重要性,後者還加多一分鐘的重生,Jim Jarmusch 回到美國獨立電影式的碎碎念,Werner Herzog 的現代文明入侵史;見作品如見人,整體比The Cello更愛

七位导演,七个短片,相互独立成片。还是大爱维克多·艾里斯的镜头切换。婴儿脐带出血,一大家子,各种动物,诠释生命。陈凯歌的百花深处还好,如果是想追忆逐渐消逝的胡同文化,那么这个短片是及格的,有趣。斯派克·李的故事很一般,无甚新意。似练手的习作。从事导演工作大多从短片、纪录片开始。库布里克、阿巴斯的早期短片还是耐看。

比提琴篇要具象些,最爱的是lifeline短片,最长知识的是乌拉人短片,距离十二英里中表现人晕眩的拍摄手法形象真实,最有共鸣的还是陈导的国语片,搬家公司的人面对一个傻子,从嘲笑到笑不出来,冯便扮演无中生有在废墟中寻找自己家园的傻子。国人有多少人的家园便被经济快速发展的巨轮碾压为尘,寻不到痕迹,只能在脑海中勾勒。

虽然前面只认真看了文德斯的,但是果然还是百花深处最好看啊!!没有任何偏见!看多少遍都不会腻哎!我初学编导时写了影评,寒假还给小朋友也放了的,他们也都挺喜欢的,真的好爱!没想到小号可以这么优雅好听哈,太有味道了,可能在乐队听号手假日北京喜讯听多了,感觉小号像唢呐一样……原来人家也是高端的很哈!

可能文化背景也影响着观众的理解,在我看来百花深处的确是最有厚度的,搬家这一切入口也很妙。消失的家要怎么搬走呢?是搬不走的。失落的旧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终将变成一抔尘土,无法接受的人们在这土地上游荡,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其它的片子参差不齐吧,贾木许拍时间还是地球之夜让我觉得最喜欢。

里面有三个挺喜欢的导演,短片算是都有他们个人风格的烙印吧。不过喜欢的是陈凯歌和赫尔佐格那两部,这俩如果联系起来看蛮有意思,游客(现代人)希望看到原汁原味的胡同(对原始生活有好奇感),另一方面胡同里的人(原始人)盼望拆迁,住上功能齐备的楼房(向往现代化生活)。

微电影合集就像看短片小说一样,思想不断地重新进入到构建的故事里,格外耗费精力。有的导演是用十分钟尽可能多地展现时间的跨度(比如jungle),有的导演如实地展现了十分钟内的故事(比如贾木许)我私心更偏好后者。如果给我命题我会怎么构建呢?大概会拍摄一个梦吧。

资源来自于互联网资源,虽提供完整版全集但不参与影片上传于录制,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Copyright © 2008-2012